网站首页| 食品新闻| 美食推荐| 热点新闻| 深度观点| 食品辟谣| 农业消息| 金融财经| 健康养身| 企业品牌| 地方食品| 保健食品| 综合新闻 | 国际新闻
> 健康养身 > 正文

王曼昱为何连遭惨败?乒乓球“女子打法男性化”的出路在何方?

2023-07-12 09:49:29        来源:全言

在2023年5月结束的德班世乒赛中,国乒名将王曼昱遭遇惨败,单打0-4不敌队友陈幸同止步八强,双打与孙颖莎一起0-3被韩国组合田志希/申裕斌横扫;不到两个月后,王曼昱又在WTT斯洛文尼亚球星赛上0-3输给孙颖莎,随后落选亚运会单打,让王艺迪后来居上,而且世界排名也被这位曾经远远落后于自己的队友超越。

随着王曼昱两次国际比赛的崩盘以及队内优势的不断削弱,一个在乒乓球圈经常引起热议的话题再次被球迷提及,那就是——女子打法男性化

在此之前,王曼昱一直被许多人誉为乒乓球女子打法男性化在新时期的顶尖代表,甚至被一些球迷认为是“指明了女子运动员未来的发展方向”,然而她最近的多次失利不禁让球迷们想起了几位似曾相识的国乒前辈,那就是李晓霞、郭跃、李菊等人。


(资料图)

她们都曾称雄一时,拿过许多冠军和荣誉,但却都未能成为自己时代的成绩最出众的运动员,难道王曼昱也将成为乒乓球女子打法男性化在新时代“破产”的案例?此即为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女子打法,怎么男性化?

众所周知,受身体条件所限,女子选手在各个竞技体育行业的综合实力总是要逊色于男子,乒乓球界也不例外。比如前国乒男队大满贯、女队主教练孔令辉在退役后接受采访时就明言,当时如日中天的王楠、张怡宁打球在他看来“全是漏洞”,其他一些乒坛名将也比较认可类似的观点。

实际上国乒队内曾经就多次举办过“性别大战”,除了带表演性质的以外,女队的一线主力水平大致仅相当于男队的二线选手,遇到特殊打法的时候甚至连二队、省队小将都难打赢,比如已经是奥运冠军的孙颖莎就曾败在男队排不上号的削球小将王晨策拍下,而当年接近退役时候的马琳更是近乎“戏耍”巅峰时期的李晓霞。

客观来说,女选手无论怎么练,也不可能在根本上改变她们与同级别、甚至是低一两个段位的男运动员之间的实力差距,这是先天条件所决定的,所以有些球迷说女子打法男性化能让男女运动员的水平旗鼓相当是不可能实现的。

所以大家追求的并非让女选手去挑战男子,本质上是让女选手相互之间去内卷,而这种内卷则是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许多教练试图让女选手的击球质量不断接近男运动员,以达到超越其他女选手的目的,这也是最简单的“男性化”。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能看到李菊在90年代就打出了非常大开大合的弧圈球,郭跃拥有媲美男选手的正手抢攻,李晓霞则获得了“大锤”这样的外号,所以许多球迷才会认为她们的实力比同时代成绩更好的运动员还要强,这也没说错。

其次,由于女选手毕竟不可能真正追赶上男运动员的击球质量,所以便要增加她们的“男性化意识”,那就是改变大部分女子以稳定控制与台内相持的套路,转而以更快的上手以及更迎前的击球

之所以说王曼昱是新时代男性化打法的极致代表,原因就在于她在以上两个方面都做到了当今女乒选手的顶峰,而核心就在于其反手拧拉远超同行。

众所周知,拧拉早在十几年前就带来了男乒的换代,如今王曼昱则是女选手中最成熟掌握这项技术之人,这也让她在2021年的一段时间内近乎无敌,几乎打遍天下无敌手,但隐患也由此而埋下。

二、熟悉的发展模式

如前所说,在王曼昱之前,还有多位国乒女选手也被誉为男性化打法的代表,其中就包括李菊、郭跃、李晓霞。不可否认,她们都是出类拔萃的存在,但遗憾的是,她们的成绩都不是同时期选手中最强的。

李菊在鼎盛时期有王楠压制,后来虽然一度复出、有望参加雅典奥运会,但还是被晚辈张怡宁、牛剑锋给挤了下去。

郭跃是国乒乃至世界乒坛最顶尖的天才少女,不到16岁的时候就入选了奥运会双打阵容并收获铜牌,随后又拿到世乒赛团体资格并获得世界冠军头衔,后来18岁横扫张怡宁、逆转李晓霞拿到世乒赛的女单冠军,但却高开低走,最后以不太体面的方式离开了国家队,成为了让无数球迷惋惜不已的“仲永”式人物。

李晓霞虽然比丁宁更早实现大满贯,但要论三大赛单打总成绩的话明显弱于对方,更比不了上一位大满贯张怡宁,至今也是女乒五大满贯中垫底的存在。

当我们回顾以上四位选手的发展轨迹时便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她们的实力都能得到同行与球迷的认可,许多人甚至至今仍觉得比王楠、张怡宁、丁宁等人更强,但要论状态持久性的话却明显逊色:

巅峰时期,这些运动员的确比同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更强,但问题就在于巅峰期太短了,在单打领域所获得的世界大赛冠军数量和时间跨度上,总会有人压她们一头。

这个情况是不是很熟悉?没错,现在的王曼昱似乎就在重走这些前辈的老路,巅峰时期的她可以将陈梦、孙颖莎、王艺迪、陈幸同、伊藤美诚、早田希娜等人打得溃不成军,甚至遇到一些男选手都不落下风,然而状态一旦下滑时就出现了各种崩盘,甚至到世乒赛这样的大赛上也未能幸免。

而且这些运动员总是和另外两个字紧紧捆绑,而这两个字也是导致她们成绩波动大的重要原因,那就是——“伤病”

三、没有无缘无故的伤病

运动员都有伤病,哪怕是张怡宁那种看起来最不男性化的运动员,也会疼到不得不疯狂打封闭针的地步。但相对来说,男性化打法的女选手的伤病影响更容易被放大,甚至严重影响其职业生涯,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与她们的发展模式不同所导致的。

当一个女选手不断追求高质量进攻的时候,其身体负荷自然就会比一般人增加很多,伤病的积累速度自然也会更快;反过来,当伤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运动员的训练就会受到影响,而她在比赛中的进攻质量肯定也会下降,成绩滑坡就在所难免了。

女子打法男性化的重要保障就是超乎常人的训练量,虽然先天的身体素质也很重要,但后天的训练才能促使她们完成“蜕变”,一旦跟不上的话进攻质量下滑,她们拿什么去压制对手?张怡宁、朱雨玲可以一边防守一边转进攻,李菊、郭跃、李晓霞、王曼昱要是没有源源不断的高质量输出,怎么赢球?

在之前提到的女子打法男性化的两方面体现中,一要质量、二要意识,但其实两者的权重并不相同,其中增加进攻质量是第一位的,提高主动意识是第二位的,因为物质决定意识,技术决定战术,没有超高质量的上手进攻,光是想在前面是没用的。

为什么男子选手的前三板抢攻远强于女子?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单板质量远高于女子,所以知道自己抢攻后具备一击致命的可能,而女选手就算想在了前面,但抢攻过去的球打不“死”人的话有什么意义呢?

为了克服进攻质量的不足,顶尖女选手就开始了不断内卷、在单板质量上展开“军备竞赛”,再加上器材的改革与进步,以及运动员训练条件的改善,如果用过去的眼光看,现在大部分顶尖女选手其实都已经具备男性化的水准,但正所谓大家都提高质量,就约等于都没提高,而此时若还有人便想继续加练,那身体就可能吃不消了。

在目前乒坛的所有女选手中,最男性化的就是王曼昱,因为她一度让自己的某个技术环节(反手)的单板质量练到了远强于其他人的地步,但如今却出现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局面,身体已经亮起了红灯,反过来又导致成绩出现滑坡。

四、回归理性

文章说了这么多,最终还是要指向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新时期,女子打法男性化、或者说女子打法究竟会有怎样的出路?其实男子选手早在二十多年前就给大家指明了方向。

上世纪90年代,以法国世界冠军盖亭、比利时世界亚军塞弗、德国世界冠军罗斯科夫为首的一批欧洲运动员掀起了一股所谓的“不讲理”风暴,这三位选手在当时乒乓球的技术进行了深刻改造,可以说是将正手、反手的弧圈球动作发挥到了极致,蛮不讲理地发力打败了许多顶尖的高手(比如瓦尔德内尔、马文革、金泽洙等人)。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讲理打法选手很快便开始走下坡路,原因就在于他们过分强调某个技术环节的杀伤力,但总是会出现这里或那里的较大漏洞或短板,而且身上的伤病情况也非常严重,其中成绩最好的盖亭就是衰退最快之人。

在不讲理打法风靡仅仅数年后,男乒选手还是回到了特长突出但未必要过分突出、技术全面却是不可或缺的主流风格——虽然这里说的是男子,但当年的不讲理打法何尝不是男子打法“更男性化”的一种尝试?到最后,大家还是要回到全方位对抗的老路子上来。

所谓世间哪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男子打法不讲理也好,女子打法男性化也罢,归根结底都是想在进攻质量上“卷死”同行,然而一个人的天赋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想将所有技术环节强化到远超其他人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最后的结果肯定就只能是某一个环节练到极致,但其他方面一定会受到影响,体能与精力的分配也会出问题。

很显然,王曼昱本人也早就意识到了不可能永远按过去的老路去走,因为如果想一直保持高质量的进攻,那就容易伤身体;如果保证不了,那就是成绩下降——怎么走都可能钻进死胡同,不做出改变是不可能的了。

在转型的过程中,王曼昱和自己的恩师肖战也分道扬镳,而她本人也明言分歧的根源来自“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状态的变化让我们在训练方法、执教理念和未来发展上没能达成共识”,这也凸显了其希望彻底蜕变的决心。

目前看来,王曼昱试图弱化自己对反手的依赖,增加其他环节的威胁,但暂时还没有出现太好的效果,连续惨败输队友也证明其仍然没有适应新的变化。连她尚且在这样做,以后女子打法男性化肯定还是会回归理性,想通过某一项特长技术来傲视群雄将会变得极其困难。

五、新时期的发展方向

所以在全言看来,随着乒乓球器材和技术的发展,新时期女子打法男性化的方向将是全面提高所有环节的单板质量、外加更主动的进攻意识。

首先,进攻质量与意识将达到了极致的统一。在此之前,有些女乒选手虽然能打出非常高质量的球,但她们的意识其实并没有上升到抢先的层次,比如李晓霞虽然力量大、后劲足,但她本质上其实还是在追求稳定输出,台内上手进攻明显不如现在的晚辈们那样强势。

反观现在的女乒顶尖运动员,反手直接上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虽然很难实现男乒那样的“霸王拧”效果,但接发球第一板的质量就足以强势破防,随后的补板更是不断增加质量、而不是以稳为主,这就说明大家在意识上已经开始摈弃张怡宁时代的思想,走向了全面进攻、几乎没什么过渡的发展阶段。

当然,质量和意识的统一绝不仅仅是运动员依靠个人努力就能达到的结果,无机胶水与新塑料球的改革也是重要推手,正所谓“一代版本一代神”,如果时间倒退回2008年以前的话,许多男选手都非常“嫌弃”反手拧拉,女乒用这个技术更是有些得不偿失。

其次,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将会空前提高。其实这种情况在男乒领域早就出现了——在此之前,由于小球、有机胶水的加成,乒乓球器材能大幅度弥补运动员本身的力量不足,但随着无机胶水和新塑料球的推广,现在打球不得不更依赖自己的发力,撕破比以前累得多。

说起来也很戏剧性:正是因为以上两项改革,所以让台内拧拉开始被推广,因为速度、力量、旋转的变慢能让大家在近台有充分的时间来完成拧拉的充分发力;但也因为以上两项改革,所以让大家不得不比过去更早进入上旋相持阶段,而且难以一击必杀,自然就更容易消耗体力了。

由于男选手的力量下限还算比较高,所以我们依旧能看到力量不算很大的马龙、林昀儒等人在一线叱咤风云;但女运动员的力量上限本就低于男子,再放低要求的话就很难实现男性化打法的要求,结果许多好苗子就吃亏在了身体素质这方面,比如钱天一等人。

此外,在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中稳定伤病也是评判身体素质好坏的重要标准,谁能更长久保持好状态,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更多的主动权,先天的基础和后天的体能培训也将成为决定一个运动员发展上限的重要因素。

那么大家对王曼昱和乒乓球女子打法男性化有哪些看法呢?欢迎留言写出自己的观点吧!

关键词:

上一篇:夏天养脾胃 秋冬少受罪
下一篇:最后一页